山西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条例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山西省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条例》已由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3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3月3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公路养路费的征收管理,维护缴费义务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公路养路费(以下简称养路费)的缴纳、征收、稽查。
第三条 拥有机动车的单位和个人是养路费的缴费义务人。
缴费义务人应当按时缴纳养路费。未按照规定缴纳养路费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第四条 省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
汽车、挂车、汽车列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和摩托车的养路费征收、稽查工作,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负责。
三轮汽车、拖拉机运输机组及以皮带或者链条传输动力的低速货车的养路费征收、稽查工作,由市、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负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其所属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文明执法,秉公办事,便民利民,提高办事效率,自觉接受监督。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好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公安、物价、农机等有关部门应该按照各自职责,配合交通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做好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
第二章 登记
第七条 养路费征收管理实行缴(免)费和停征登记制度。
缴费义务人应当及时办理机动车缴(免)费或者停征登记。
车籍地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具体负责登记工作。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缴费义务人应当申请办理缴(免)费登记:
(一)机动车的取得、改型、转籍、过户、报废的;
(二)本省籍机动车调驻外省3个自然月以上的;
(三)外省籍机动车调驻本省3个自然月以上的。
第九条 缴费义务人应当在下列期限内申请办理缴(免)费登记:
(一)取得、改型、转籍、过户、报废机动车的,自履行完相关手续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
(二)使用临时通过牌证的,自取得临时通行牌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
(三)本省籍机动车调驻外省连续使用3个自然月以上的,在调驻前申请办理;
(四)外省籍机动车调驻本省连续使用3个自然月以上的,凭车籍地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开具的调驻通知书,在载明缴(免)费截止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调入缴(免)费登记。
调出本省前,办理调出缴(免)费登记。因不可抗力无法按期办理缴(免)费登记的,应当在事因消除后10个工作日内申请补办。
第十条 缴费义务人申请办理缴(免)费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凭证和材料: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机动车登记证书和行驶证;
(三)购车发票、合格证、机动车技术参数原件或者复印件;
(四)机动车照片。申请办理减征、免征养路费登记的,缴费义务人还应当提供机动车的编制、经费来源及所属机构性质的凭证和材料。
第十一条 因故需要停缴养路费的,缴费义务人应当提前申请办理以后月份的养路费停征登记,将行驶证交存车籍地交通征费稽查机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应当及时告知发证机关,且不得影响该机动车的安全检验、交易等有关事宜。机动车的停放地点由缴费义务人在车籍地范围内确定,并书面告知交通征费稽查机构。
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应当加强对停征养路费机动车的监督。
第十二条 车籍地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对受理的缴(免)费或者停征登记申请,提供凭证和材料齐全的,应当当场办理;提供凭证和材料不齐全的,受理工作人员应当当场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需要上级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决定的,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答复申请人。
第三章 征收
第十三条 养路费按照国家统一核定的吨位计征。
国家未统一核定吨位的机动车,由省交通征费稽查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核定吨位。
摩托车按辆征收。
第十四条 养路费征收标准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经省物价、财政部门审核,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五条 养路费按月份征收。缴费起征日至当月底不足一个自然月的,按日征收。
缴费义务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养路费的,经省交通征费稽查机构批准,可以缓缴,但缓缴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
第十六条 养路费应征费额=征收吨位(辆)×征收标准×缴费月(日)数×征收比例。
养路费费额不足一元的部分不计。
第十七条 缴费义务人应当按照下列起始日期缴纳或者停缴养路费:
(一)已领取牌证上路行驶的,自领取之日起缴纳;
(二)未领取牌证上路行驶的,自购车之日起缴纳;
(三)已办理机动车注销登记的,自注销登记之日起停缴;
(四)已办理机动车停征登记的,自停征登记的次月起停缴;
(五)本省籍机动车调驻外省3个自然月以上的,自第3个自然月起停缴;外省籍机动车调驻本省3个自然月以上的,自第3个自然月起缴纳;
(六)能够提供停驶机动车的有效证明材料的,自停驶之日起停缴。
第十八条 缴费义务人不按规定日期缴费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除补征养路费外,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加收滞纳金。
第十九条 缴费义务人不能证明欠缴养路费起始日期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可以按照下列期限确认:
(一)无缴(免)费凭证或者使用顶替、涂改缴(免)费凭证的,以当年1月1日为欠缴之日;
(二)停缴期间上路行驶的,以停缴第一日为欠缴之日;
(三)使用伪造缴(免)费凭证的,以应领取牌证之日为欠缴之日。
第二十条 对从事田间作业和非营业性运输的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运输机组,免征养路费。
减征、免征或者退还养路费的其他机动车,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养路费和滞纳金收据由省财政部门印制和监管。
养路费缴(免)费凭证,由省交通主管部门印制和监管。凭证应当标明征收标准、征收吨位、征收比例和缴(免)费起止日期。
养路费缴(免)费凭证应当随车携带;严重破损的,经交通征费稽查机构认定后,可以换发。
第二十二条 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全额解缴养路费收入。养路费收入应当按照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省财政、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共同制定养路费收入会计核算和坏账处理办法。
第四章 稽查
第二十三条 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应当公开征收标准、执法依据和办事程序。
交通征费稽查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佩戴标志,持证上岗。
交通征费稽查专用车辆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统一的标志和示警灯。
第二十四条 交通征费稽查人员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畅通的情况下,可以在道路(高速公路除外)和车辆集中场所对机动车缴纳养路费情况实施检查。
跨区域征费稽查由省交通征费稽查机构组织。
第二十五条 对未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养路费上路行驶的机动车,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应当责令其补缴,并按照规定处罚后及时放行;对当场不能补缴、拒绝接受处罚的,可以暂扣该机动车,出具暂扣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到交通征费稽查机构接受处理。
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应当妥善保管被暂扣的机动车及车载物品,不得使用或者损毁;造成损坏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在本省道路上从事营业性运输,未按照车籍所在地养路费征收标准足额缴纳的机动车,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应当按照本省养路费应征费额补征差额部分,并发给养路费补征凭证。
第二十七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征收养路费;
(二)非法印制、买卖养路费缴(免)费凭证和收据;
(三)使用伪造、顶替、涂改的养路费缴(免)费凭证;
(四)以其他名目从银行账户非法划拨养路费收入;
(五)妨碍交通征费稽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六)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办理缴(免)费登记或者已办理停征登记上路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缴纳养路费或者使用伪造、顶替、涂改的养路费缴(免)费凭证上路行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处应缴养路费3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征收养路费或者非法印制、买卖养路费缴(免)费凭证和收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妨碍交通征费稽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和其所属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权索取、收受贿赂,乱收费、乱罚款的;
(二)瞒报、截留、坐支、平调、挪用、私分、贪污养路费的;
(三)擅自减征、免征养路费的;
(四)非法拦截和扣留机动车的;
(五)违反规定使用被暂扣机动车的;
(六)违反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其所属的交通征费稽查机构行使本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使用军队牌证非法从事营业性运输的机动车,交通征费稽查机构按照本条例规定追缴养路费,并移交军事机关处理。
第三十五条 公路货运附加费的征收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