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连云港律师网,如果您还帐号?您可以 免费注册 ,如果您已经是本站的会员,您可以在此 会员登录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

公告:欢迎光临连云港律师网,请律师会员上传照片!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法律法规 > 规章

小儿肺炎防治方案

2008-06-02 15:14:50   出处:   发布人:连云港律师网   浏览:529

小儿肺炎防治方案
卫生部
 
          前言
    根据1974年至1976年全国12省市儿童死亡回顾调查和近期我国第一批10个妇幼卫生示范县的儿童死亡回顾调查,表明肺炎为我国小儿第一位死亡原因。小儿肺炎死亡占整个儿童死亡的1/5以上,尤其婴幼儿死亡率更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小儿肺炎列为3种重要儿科疾病
之一。由于本病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及健康成长,因而是我国儿童保健工作中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深入开展肺炎的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预  防
    (一)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宣传儿童有呼吸道感染时不出门,流行季节少串门,不到公共场所去。父母感冒时应尽可能少接触年幼子女,接触时应带口罩。
    小儿患病要做到早诊早治,要求家长当患儿仅有发热、咳嗽时可在家中及村内治疗;当患儿有呼吸增快、轻度呼吸困难时在村内应用青霉素或中药治疗;如出现鼻扇、三凹征等明显呼吸困难时,应在村内注射1次青霉素和适当剂量的强心剂(毒毛旋花子甙K或西地兰)后送乡卫生院或
县医院治疗。注意不要包裹太严密,要使患儿呼吸通畅,以免窒息。
    (二)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特别是麻疹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注射,以减少继发肺炎的发生。积极提倡母奶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积极预防佝偻病、营养不良等。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培养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小儿衣着不过厚或过薄,婴儿不要包裹过紧,平时居室内要
每日定期开窗换气。加强早产儿及体弱儿(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保护和护理。
    (三)已患肺炎的婴幼儿抵抗力弱,易染他病,应积极预防可能引起严重预后的并发症,如脓胸、脓气胸等。在病房中应将不同病因的患儿尽量隔离,特别是发现腺病毒肺炎患儿,应争取单间隔离。恢复期及新入院患儿也应分开,医务人员接触不同患儿时,应带口罩、接触每一患儿后
都应用肥皂洗手。
 
          二、诊  断
    (一)病理病因分类
    1.临床
    (1)支气管肺炎
    1)细菌性:主要由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
    2)病毒性:主要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
    诊断依据:
    ①急性发病。
    ②发热(热度可高可低,部分可无发热)。
    ③咳嗽。
    ④可有呼吸困难(如鼻扇、三凹、点头呼吸、呻吟等症状,幼婴、体弱儿及营养不良儿可表现不明显)及发绀。
    ⑤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
    (2)毛细支气管炎:也是一种病毒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
    诊断依据:
    ①2岁以内发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
    ②急性发病,突然发作性喘憋为本病的特点,发病前常先有感冒。
    ③发作时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有鼻扇、三凹征,发绀明显。
    ④可有高热,但多在38℃以下或不发热。
    ⑤两肺听诊有广泛哮鸣音,不喘时可听到中细湿罗音或捻发音。
    (3)大叶肺炎:一般由肺炎球菌引起。
    诊断依据:
    ①急性发病。
    ②发热或不发热。
    ③咳嗽和/或胸痛。
    ④肺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胸部呼吸运动一侧减弱,语音震颤增强。
    (4)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诊断依据与大叶肺炎近似。
    (5)其他:真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原虫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等。
    2.X线
    (1)支气管和其他肺炎:胸片或胸部透视有斑片状阴影。毛细支气管炎还常有肺透明度增加。
    (2)大叶肺炎:胸片或胸部透视有节段或大片阴影。支原体肺炎有大片状阴影或两侧片状阴影。
    (注:在基层X线不是必备条件,但县以上医院应进行X线检查)
    3.病因(县以下多不易做到,写在这里,供参考):
    (1)痰培养或胸腔穿刺液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2)血培养致病菌阳性。
    (3)死后肺穿刺肺组织病毒分离或细菌培养阳性。
    (4)咽拭子病毒分离阳性(或快速诊断例如萤光抗体检查阳性),双份血清特异抗体恢复期4倍以上升高。
    (二)病程分类
    1.急性:病程在1个月以内。
    2.迁延性:病程在1~3个月。
    3.慢性:病程在3个月以上。
    (三)病情分类:
    1.轻症: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2.重症:除呼吸系统症状之外,合并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超高热或体温不升、中毒性脑病或伴有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附一、几种特殊肺炎的临床诊断参考依据
    一、新生儿肺炎
    (一)全身反应差(如软弱、吃奶差等)
    (二)1.口周青紫和/或口吐白沫,
      2.安静时呼吸持续增快>60次/分,
      3.点头呼吸或三凹症,
      4.有羊水吸入史和/或反复呛奶。
    上述4条中任何2条者。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一)多数有不规则高热,常表现为弛张热。
    (二)中毒症状重,少数病例可有中毒性休克,可能出现多形易变性皮疹(猩红热或麻疹样皮疹等)。
    (三)肺部以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灶。
    (四)一般白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高,少数病例白细胞明显减低。
    (五)X线检查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肺大泡或肺脓肿。
    (六)肺炎伴有脓胸,穿刺液培养或涂片证明有金黄葡萄球菌。
    三、婴幼腺病毒肺炎(注)
    (1)多发生在6个月至2岁。
    (2)骤然发热,高热稽留或弛张,抗生素治疗无效。
    (3)嗜睡、萎靡等神经症状比较明显,且出现较早。
    (4)面色苍白、发灰,重者肝肿大明显,易有心力衰竭。
    (5)肺部体征出现较迟,发热第3—5日后肺部开始出现湿罗音,以后肺部实变逐渐增大,可有叩浊,呼吸音减低及管状呼吸音。
    (6)白细胞偏低,多在1万以下,中性粒细胞一般不超过70%。
    注:6个月以下婴儿腺病毒肺炎病情多很轻。
    附二、肺炎主要并发症临床诊断参考依据
    (一)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参考依据:
    (1)心率突然超过180次/分;
    (2)呼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
    (3)突然发生极度烦躁不安;
    (4)明显发绀,面色、皮肤苍白、发灰、发花、发凉,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尿少或无尿。
    (5)有奔马律、心音低钝、颈静脉怒张。X线检查示心脏扩大。指纹延至命关或气关,并由红色转蓝色等。
    (6)肝脏迅速增大。
    (7)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
    如果出现1—4项,作为疑似心力衰竭,第5项供参考,先用氧及镇静剂(复方氯丙嗪或安定),20—30分钟后如能入睡,1—4项症状缓解,即可间断停氧。如仍不好转,或出现肝脏增大和/或水肿,即可确诊为合并心力衰竭。应即用速效洋地黄剂、利尿剂等。
    注:以上标准不包括新生儿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二)呼吸衰竭诊断参考依据
    (1)临床诊断参考依据:
    1)轻症呼吸衰竭: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呼吸加快,偶有呼吸节律改变。口唇发绀,轻度烦躁或精神萎靡。
    2)中症呼吸衰竭:呼吸困难、三凹征加重,呼吸浅快,节律不整,偶有呼吸暂停。口唇发绀明显(有时呈樱红色),嗜睡或躁动,对针刺反应迟钝。
    3)重症呼吸衰竭: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或反而不明显,呼吸由浅快转为浅慢,节律紊乱,常出现下颌呼吸和呼吸暂停,呼吸音减低。口唇发绀加重,四肢末端发绀、发凉。昏睡或昏迷,甚至惊厥。此时可能出现脑水肿、脑疝表现(如球结膜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瞳孔及肌张力改
变等)。
    (2)血气指标:
    1)Ⅰ型呼吸衰竭(轻症呼吸衰竭):非高原地区吸空气时Pa O2 ≤6.65kPa(50mmHg)。
    2)Ⅱ型呼吸衰竭:Pa O2 ≤6.65kPa(50mmHg)及Pa CO2 ≥6.65kPa(50mmHg)(中症:Pa CO2 为6.65—9.18kpa(50~69mmHg);重症Pa CO2 ≥9.31kpa(70mmHg)。
 
          三、冶  疗
    (一)一般治疗:保持室温在18℃左右,相对湿度65C%,每日定期室内换气(注意避免穿堂风)保证饮食及水分入量,加强护理。
    (二)抗生素的应用:肺炎球菌肺炎或链球菌肺炎,用青霉素(5—10万单位/千克(公斤)/日,分两次肌注,或用复方新诺明。
    流感杆菌肺炎:用青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或用氨苄青霉素。
    金黄色葡萄球肺炎:用红霉素、新青霉素Ⅱ、先锋霉素Ⅱ等一种或二种联合应用(亦可慎用氯霉素)。
    大肠杆菌肺炎:氨苄霉素、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等二种联合应用。
    支原体肺炎:用红霉素、四环素、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一种即可。
    对于病因诊断不够明确,根据临床考虑细菌性肺炎可能性大,可首先采用青霉素治疗。
    (三)中医治疗:诊断为病毒肺炎,不怀疑有细菌继发感染者,可应用中医治疗。
    (四)给氧:必须正确掌握给氧方法。一般鼻管给氧,氧流量每分钟500~1000毫升,氧气必须通过水增加湿度。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地吸痰,喘憋严重时使用支气管解痉及镇静药(非那根或冬眠灵),保持足够的液体入量,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患儿口服量不足者,应谨慎地进行输液,对液量、电解质、点滴速度均应特别注意。
    (六)对活动性佝偻病患儿给维生素D时,根据情况可选用口服,或用突击疗法,D3 40万单位肌注,并服钙剂。
    (七)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为强心,或并用利尿及血管扩张剂。强心剂首选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或地高辛。西地兰剂量为每次0.01—0.015mg/千克(公斤)体重,静推或加入点滴小壶中,必要时2—3小时可重复一次,以后改为地高辛洋地黄化。不太急
的病例,一开始就可以应用地高辛,口服化量<2岁0.04—0.06mg/千克(公斤)体重,>2岁0.03—0.04mg/千克(公斤)体重,首次用化量的2/5,以后每6—8小时给1/5量。末次给药12小时后开始用维持量,维持量每日为化量的1/5,分2次服。静
脉注射为口服量的3/4。
    (八)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防治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分泌物,用中西药(必嗽平、痰易净、竹沥水等),液化痰液及排痰,并应及时吸痰。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5—20分钟,每日3次,雾化后要吸痰。足够的液体供给对痰液液化也有帮助。
    3.及时正确给氧,此时需用雾化口罩给氧,每分钟用氧3—5升。
    4.如患儿已有心力衰竭,应及时治疗。
    5.如同时有代谢性酸中毒,则可用适量碳酸氢钠。
    6.中药人参注射剂可试用。
    7.呼吸兴奋剂一般效果不大。
    8.必要时应用人工呼吸器。
 


1986年5月25日

本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