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删帖公司”网站上显示的宣传内容(摄于10月11日)。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网络推手”获刑记
——网络公关公司受雇损害伊利商誉案警示录
新华网呼和浩特3月15日电(“中国网事”记者汤计、张丽娜)去年轰动一时的“雇佣”网络公关损害伊利商誉案的6个罪犯被送上了审判台。3月14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生效,肖某某、安某等6个被告人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依法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拘役和罚款。
人才“歪用” 甘当“黑手”
2010年10月,网络若干论坛流传伊利集团遭到竞争对手侵害,网民纷纷发帖“求真相”。随着案件的侦破,涉案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控制,并最终被绳之以法。
被告人肖某某,女,1975年出生,大学文化,北京市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被告人安某,男,1978年1月18日出生,硕士研究生文化,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二部儿童奶项目部经理;被告人赵某,男,1985年出生,大学文化,公关公司的新媒体营销部经理;被告人郝某某,男,1987年出生,公关公司的网络组织员;被告人马某,男,1986年出生,大学文化,公关公司的儿童奶组负责人;被告人刘某某,女,1980年出生,大学文化,蒙牛乳业市场二部职员。
这6个被告人无一例外地都拥有较好的学历背景,也正处于事业起步和发展的重要人生关口。然而,歪用网络手段,利用网络“利剑”伤害他人造成的严重后果,使他们在人生路上跌了一个大跟头。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指控:2010年7月,被告人安某等为了宣传自己的一种儿童奶,想出了一个打击竞争对手的邪念。在策划会上,被告人肖某某指使被告人赵某制订传播计划,赵某让被告人郝某某安排网络博主在博客上发表文章。
随即,他们还花钱雇上网络写手撰写攻击帖子,并在近百个论坛上发帖炒作,煽动网民情绪;联系点击量较高的个人博客博主撰写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并采取“推荐到门户网站首页”、“置顶”、“加精”等手法,以提高影响力;以儿童家长、孕妇等身份拟定问答稿件,“控诉”伊利乳业公司。